近日,《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7期,刊发齐鲁文化研究院岳音教授的文章《论“德艺双馨”的文化蕴涵、逻辑起点和思想价值》。这是岳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齐鲁民间舞蹈文化研究”(19BE072)和山东省泰山学者工程专项资助课题(tsqn201812037)的阶段性成果。????全文共分四部分:“德艺双馨”的创新提出与时代背景;“德艺双馨”的文化渊源与文艺特质;“德艺双馨”的文化蕴涵与社会运行之道;“德艺双...
近日,《礼学管蠡集》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丁鼎教授多年来研治礼学的论文选集,共收录礼学研究文章39篇,并附录了作者为其他礼学著作撰写的序言5篇。全书共计53万字。丁鼎(程奇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美女久久久久久久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孔子研究院“尼山学者”特聘专家。丁鼎教授长期致力于儒家经学史、礼学、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典文献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尤其在礼学研究方...
?8月22日,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刊发齐鲁文化研究院代生副教授的文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来龙去脉”》,全面介绍国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的背景、历程、价值影响和走向。???
8月8日,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第3版刊发齐鲁文化研究院代生副教授的理论文章《全力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教育和普及工作》,文章介绍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相关工作,就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教育和普及工作提出了个人见解。?
?5月23日,《光明日报》第9版刊发了齐鲁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吕文明教授的理论文章《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理论起点》。文章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中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其理论起点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文艺思想。全文如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
在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回信一周年之际,联合日报社联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美女久久久久久久长推出“人文论坛”专版,旨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5月21日,“人文论坛”第三期刊发了齐鲁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吕文明教授的理论文章《齐鲁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和贡献》。文章认为,对于山东历史文化的高度,无论是代表古国时代繁荣气象的城子崖遗址,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
吕文明教授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转载近日,齐鲁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吕文明教授发表在《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11期的论文《从“人民性”到“以人民为中心”:两次文艺座谈会讲话的核心论题》,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4期“文学·语言学”栏目主体转载。《新华文摘》2022年第6期对论文作了论点摘编,中国社会科学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版块2021年11月22日全文转载该论文。该论文是山...
? 近日,齐鲁文化研究院岳音教授发表在《光明日报》2021年12月24日的论文《“德艺双馨”的文化源流》,被《新华文摘》2022年第7期论点摘编,这是岳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齐鲁民间舞蹈文化研究” (19BE072)的又一项阶段性成果。《新华文摘》论点摘编如下:岳音在2021年12月24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在先秦时期,“德”与“馨”相属而出,并非偶见。《尚书?周书》:“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真正能够散发...
《中国书法》2022年第3期刊发了齐鲁文化研究院杨子墨博士学术书评《〈从儒风到雅艺: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评介》,文章对吕文明教授新著《从儒风到雅艺: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的研究内容、路径、定位等进行了深入分析,高度评价了其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书法史的价值与意义。???全文如下:《从儒风到雅艺: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评介吕文明教授的新著《从儒风到雅艺: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最近由中华书局出版,此书是吕教...
2月26日,《联合日报》整版刊发了研究院李秀亮博士的学术文章《齐、鲁文化:从同源分流到融合统一》,文章梳理了齐、鲁文化同源、分流、融合、统一的详细发展历程,揭示了齐鲁文化的内涵演变与创新发展。全文如下:?在8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齐、鲁文化从独立发展,逐渐走向融合统一。虽然由于地域环境、文化传统和治国理念的不同,齐、鲁文化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但两者间的交流和融合则从未间断。尤其是战国时期,随着诸国争...
Copyright 2003-2024 qiluwenhu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